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5-06-16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歷時9年,《環球生技月刊》再度號召、全臺唯一票選生醫She-EO風雲榜!
23天投票、45位女掌門人、5.7萬票,催出人氣、實力、影響力,
從新藥、醫材、CDMO到數位醫療,她們橫跨生技多元次領域,以決策力、創新力與國際視野,撐起臺灣生技新局。
她們不是天降女主角,而是從產業第一線打拼走出的實力掌舵者。
讓我們一起看見臺灣生醫She-EO,如何帶領團隊、引領產業,走出屬於自己的新天空!

採訪撰文:彭梓涵
採訪整理:彭梓涵
攝影:吳培安、李林璦
視覺/美術設計:黃黛鵑


今年5月,歷時9年後、由《環球生技月刊》再次主辦、全臺唯一票選【2025臺灣生醫企業最佳女掌門人】She-EO風雲榜強勢回歸,結果正式揭曉! 

這場跨越世代的票選活動,共有45位活躍於不同生醫產業次領域,具實際決策權的女性領導人入列,經23日投票,累積投出高達5萬7,191票,再次引爆產業熱度與關注。

本屆Top 10得主依序為:博想醫學執行長陳怡雯、和康生技總經理陳敬亭、向榮生技總經理洪懿珮、仁新醫藥總經理王正琪、昱星生技執行長張郁芬、懷特生技總經理李伊伶、東生華總經理楊思源、康霈生技執行長凌玉芳、台灣浩鼎執行長王慧君、矽基分子電測執行長褚家容。(得票數見【圖一】、榜單見【圖二】)

這10位She-EO,以專業實力、產業歷練與驚人的號召力,再次證明女性領導者,正是推動臺灣生醫產業邁向下一個高峰的關鍵力量。

也讓我們看到,新時代網路科技下,融合數位能力的新世代女性領導人,正在臺灣生醫世代交替梯隊中崛起!


9年後再聚首  女掌門人全面進化

這次活動,是本刊繼2016年首次舉辦「臺灣生技醫藥產業10大女掌門票選」後,再次推出的票選盛事。

當年,我們首度聚焦女性在產業中的關鍵角色,一舉掀起產業對女性領導力的關注。短短20天內即湧入近2萬張選票,讓一批長年深耕於實驗室、會議室與產業第一線的女性領導者,首次被推上聚光燈,展現她們令人敬佩的專業實力與領導風範。

9年過去,在這個屬於女性領導力全面綻放的5月,我們再次發起這場人氣票選活動,這次目的不只是在母親節為全天下母親致敬,更是要讓那些勇於決策、突破創新、實質影響臺灣生技醫藥發展的女性領導人,被更多人真正看見、記住她們的名字與價值。(45位女掌門候選人請見文後【附錄】)

不僅如此,本刊也同步透過票選調查,從九大面向深入剖析每位女掌門人所展現的關鍵特質,包括:領導與決策力、專業知識與技術深度、創新思維、趨勢掌握、人格魅力、執行效率、國際視野、永續責任與穩健經營。

這些不只是數據指標,而是立體呈現臺灣生醫女力的真實輪廓,她們以軟硬實力兼具的領導力,正在悄然形塑下一個產業時代的樣貌。

臺灣生醫She-EO人數翻倍! 45位掌門人橫跨多元生醫戰線

這次投票,從一開始盤點提名名單,我們就驚喜地發現,與9年前相比,臺灣生醫產業中的女性領導者數量已不可同日而語。

回顧2016年首屆票選時,共有31位女掌門人(含法人單位、部門掌門人)入列,當時提名的範圍較為寬廣。

而今年,我們首次明確定義候選人資格,僅納入實際掌握公司決策權、擔任總經理以上職位的女性領導者,且須任職於臺灣本地的生技、醫材或數位醫療領域,所屬公司為上市櫃、興櫃、創新板或具代表性的新創企業。

在這樣更為嚴謹與限縮的條件下,今年列入票選的女掌門人數仍達到45位,說明臺灣生醫女性領導者,在近年不僅持續壯大,更在高階決策層中展現強勁成長與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女掌門更橫跨新藥開發、精準醫療、醫療器材、細胞治療、數位醫療、CDMO、生技檢測、保健食品等生醫次領域,反映出女性領導力已深度參與並驅動整體產業鏈各個關鍵環節,成為臺灣生醫創新動能中不可忽視的核心力量。

新世代女掌門人崛起 人氣、話題全面翻轉

不僅如此,今年約三週23天的投票時間,總投票數更從2016年的近2萬票,大幅躍升至5萬7,191票,增幅將近三倍,參與者熱度空前。

在整個投票過程中,我們也深刻感受到女掌門所展現的驚人號召力,除了來自產業內部的熱烈響應,更有不少未具名的民眾主動致電關心投票方式,甚至有人熱切詢問「要怎麼幫心中的女掌門人多投上一票」。

隨著票選進入白熱化階段,我們也不時接到詢問票數變化與排名狀況的來電;投票截止後,更有不少支持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結果何時揭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得票分布也呈現全面洗牌的態勢,前5名的女掌門人,皆為40至50歲以下的新世代領導者,相較於9年前以資深領袖穩坐前排的局面,這次由年輕世代掌舵者全面領跑,象徵一股嶄新的女性領導力正在成形。

這樣的成長,除了歸功於社群與網路科技的傳播力,更重要的是,許多新世代女掌門具備鮮明風格與數位溝通能力,成功吸引更廣泛的產業與社會目光。

以本屆票選第一名——博想醫學執行長陳怡雯,在活動開跑初期她便主動於個人臉書分享投票資訊,不僅展現積極參與的態度,也有效串聯起她多年在產業與職涯中累積的好人緣與人脈支持,讓她在票選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具號召力的生醫女掌門代表。

這批新世代女性的崛起,不僅是個人魅力的展現,更代表臺灣生醫產業正迎來一股更具彈性、創新,與國內、外各界接軌能力的新女性勢力。

她們不是天降女主角 而是走出來的實力掌舵者 

這次投票中,我們也觀察這些提名女掌門,絕非橫空出世,在透過對前十名女掌門的實地拜訪與訪談,她們之所以能在產業中站穩腳步、發揮影響力,多半來自長期在第一線打拼的累積。

她們有人是從基層起步,無論是從臨床研究助理、業務、法規、市場或產品經理等職位,一路憑著細膩的觀察力、過人的韌性與對結果的執著,穩紮穩打、一步一腳印地爬升到企業決策核心。

例如:奪得第二名的和康生技陳敬亭總經理,便是從大江生醫體系中被視為核心幹部栽培,在集團併購和康生後接任總經理,成為公司轉型與升級的關鍵推手;還有東生華楊思源總經理,則是從母公司台灣東洋腫瘤事業部基層起家,深耕18年後於2019年接手東生華,在組織關鍵轉型期穩健上陣。

其中,也有來自企業接班背景的代表,像是美吾華集團二代李伊伶,她不僅承接父親事業,更透過引入外部經營經驗與數位化策略,為老品牌注入新生命與商業模式的轉換能量。

更不乏從零開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例如:昱星生技張郁芬執行長、矽基分子電測褚家容等,皆在生醫高風險與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打造團隊與產品,突破募資與市場的不確定性,在變動與挑戰中找出差異化路徑,展現女性創業者的膽識與戰略眼光。

此外,也有不少掌門人具備海外藥廠歷練,返臺後帶來國際視野與臨床策略。以台灣浩鼎現任執行長王慧君為例,她曾在必治妥施貴寶(BMS)任職超過30年,具備豐富的新藥研發與跨國法規經驗,成為臺灣生醫產業積極與國際接軌的代表之一。

她們各自的軌跡雖不同,但共同展現出「臺灣生醫產業的新世代女力,並非偶發風潮,而是經年累月實戰洗鍊後,順勢而起的力量。」

曾長年擔任教育部資科司「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的張大慈教授進一步指出,女性天生具備細膩的觀察力與穩定的耐力,本就非常適合投入生醫研究領域。

她表示,過去以來,女性就已是生醫相關科系中的主要生力軍,隨著政府持續增設生醫學系與研究所,逐步建構起完整的人才培育系統,讓大量具潛力的女性得以紮根在研發、法規、市場、臨床等多個環節。

這股原本就深藏的力量,終於在歷練後走向核心,成為嶄露頭角的新一代女性掌舵者。


張大慈教授指出,女性早已在生醫領域深耕多年,如今歷經累積與磨練,正逐步走向產業核心,成為新一代掌舵者。(圖/本刊資料中心)

資深女掌門寫下臺灣生醫女力序章

事實上,在臺灣生醫產業的發展歷程中,一代又一代卓越的女性領袖早已默默耕耘、扎根,不僅為產業發展寫下不可抹滅的篇章,也為後進鋪墊了典範與道路。

像是陳水扁時代的經濟部長何美玥,當年若非她力排萬難推動南港生技育成中心成立,努力克服行政和預算挑戰,協調中央與北市府的政策,今日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內,生技業蓬勃榮景恐怕難以實現,更不用說能有現在北市府,以南港為主軸擴大發展的南港生技產業聚落。

又如臺灣神隆創辦人、美國維梧資本投資創業合夥人馬海怡,長年深耕於新藥研發與臨床策略領域,自神隆退休後,她為推動產業實務對接與人才培養,更成立台灣新藥產業聯盟(TID)。

該平台集結近200位來自國內外大藥廠、創新藥企業與各專業領域,擁有多項藥物開發經驗,涵蓋藥物發想、臨床試驗、法規申請、CMC與商業化等關鍵節點的實戰專家,組成臺灣新藥研發最強智庫,展現出她迄今無可取代的橋接能力與影響力。

同樣具有代表性的,還有現任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榮譽副所長曾惠瑾,也是臺灣生醫產業女性領袖的重要代表之一。她專精於企業上市上櫃輔導與治理架構規劃,橫跨生醫、電子、網路等多元產業,協助台灣微脂體、智擎生技、承業生醫等逾20家企業成功掛牌。

不僅深具財務專業,她現在更擔任新創與成長企業在轉型與資本市場布局階段的關鍵顧問,展現女性在專業服務與產業推動之間所能創造的深遠影響。

正是這些資深女掌門人多年的篳路藍縷與典範,為臺灣生醫女力奠定了厚實的根基,讓今日的新一代女性領導者得以在這樣相對成熟與支持的環境中茁壯成長,接續開創臺灣生醫的世代新局。

此次票選脫穎而出的Top 10女掌門,也全數接受了本刊專訪,在她們的帶領下,我們看見企業堅定又柔韌、理性中蘊含溫度的新樣貌。

這些She-EO不只是企業的掌舵者,更是文化的引領者,她們透過行動帶領團隊走出新的天空,也讓臺灣生醫產業的未來,有了更多值得期待的想像。


神隆創辦人馬海怡退休後成立台灣新藥產業聯盟,集結實戰專家打造臺灣最強新藥智庫,是臺灣生醫產業中默默耕耘、為後進鋪路的一代女性典範。(圖/本刊資料中心)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27

OSZAR »